时间:2015-10-20 09:23 作者: 记者 晋彤 通讯员 弥少龙 来源: 来源:渭南政法网
蒲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澄鸣(左一)领取“全国检法系统新媒体应用征文十佳检察院”证书
这是一串炫人耳目的荣誉── 先后荣膺“全市政法系统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单位”、“全市检察机关目标责任制先进集体”、“全县优秀创新奖”等殊荣;今年4月,他们又被《光明日报》、光明网评为“2014法检系统新媒体应用十佳检察院”…… 近年来,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大力运用信息手段,催生检务公开效能,形成宣传品牌效应,从而打造出了短信、网站、微博、微信等“四位一体”的新媒体矩阵,形 成了“报刊有文,电视有影、网络有图、电台有声”的立体宣传声势,使“数字检察”的魅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科技强检”成为检务新常态 在当前,“e时代”、“云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元素越来越多地贴近生活,深受公众喜爱。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基于这一新形势,乘势而起,在检察战线中增大信息含量,从而使“科技强检”不仅成为全体干警的共同呼声,更为检察战线催生出强大的发展助力。 “我院的‘科技强检’经历,得益于四年前的一次尴尬!”迎着记者好奇的目光,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澄鸣打开了“话匣子”,2011年之 前,我院检察战线的信息化元素一直是个“稀罕物”,网上办案仅停留在办案录音、录像阶段,被市检察院通报批评。“不仅如此,有不少干警还习惯于‘手抄笔 录’的传统工作模式,对网上办公、办案持有抵触情绪,对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想学、不愿学、不敢用。这种现象,就好比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却依然热衷于 ‘赶牛车’的老思维,低效、拖沓的办案效率,严重制约了检察战线的发展进程!” “检察战线作为公平正义的‘监督防线’,只有紧贴潮流, 才能更加高效优质地服务社会!”在2011年9月的新一届班子任职大会上,检察长曹澄鸣一语破的,也由此拉开了蒲城县人民检察院“科技强检”的步伐。从那 时起,院党组坚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从强化“科技强检”的共识入手,着力破除“等、靠、要、阻”的陈旧理念,叫响了“科技强检,人人参与”的 铮铮豪言。他们依托信息化应用工作推进会,向全院干警发出了“提速信息化应用工作”的“进军令”,并组织开展计算机操作技能大练兵活动,使干警队伍 100%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上办公办案技能。同年底,该院“数字检察”正式启航,公诉科检察员武根虎等9名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资深干警”,也正 式步入了“科技强检”的滚滚洪流。 “科技强检”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检察官们很快尝到了“数字检察”的甜头:检务办理的中转环 节减少了,办案效率更高了;网上办案既省时又省力,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实现“键对键”的网上互动,讨论案情再不用专门集中开会……然而,蒲城县人民检察院 狠抓“科技强检”的步伐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他们成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对“科技强检”统一规划部署,院党组依托经常性的督导手段,及时解决“科技强检” 发展路上的难点重点。今年初,该院为提升新媒体时代检察机关与社会的沟通能力,在全省检察系统率先成立了新媒体(外宣)办公室,着力构建“112”新媒体 矩阵,从而使检察战线真正成为服务民众的优质“窗口”。 “网上办案”成为检察新模式 纵观蒲城县人民检察院精心打造“数字检察”的历程,都与“执法办案”的核心使命紧密相连。该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始终把网上办案办公作为突破口,聚焦规范办公办案水平效率的落脚点,从而实现了办公办案的快捷、高效、资源共享、方便查询、便于监督等“多合一”目标。 他们通过网上办公,进一步提高公文制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从2012年初开始,蒲城县人民检察院率先在全省检察机关全面推行网上公文管理系统的应用,使 “网上办公”成为检察战线新理念。为彻底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式,院党组不仅带头上阵,还对不通过网上流转的纸质公文一律拒签,形成倒逼机制,并明确规定:机 关打字室不再承担各内设机构法律文书、工作文书的打印工作,仅负责各类文件的确认、印制;院办公室、政治处在收到文印室盖有“蒲城县人民检察院文件确认专 用章”印戳后,方能在各类文件上加盖“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公章和“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专用公章! 党组搭台,好戏连台。在如今,经过 3年多的强化,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已经实现了网上办公的预期目标──所有的公文都通过网上起草、呈批、修改、流转、归档,所有的收文均通过网上审阅、签批、 传阅,纸质文件流转已经成为“过去式”;各种信息发布、情况反映、活动安排、会议通知、文件传达、理论调研、检察动态全部在网上同步进行,既节省了人力物 力,又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公文制作水平。2012年5月,省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毛海在视察工作中,对该院的信息化应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截至目前,该院仍 是全省检察机关应用公文处理系统唯一基层院。 说起“网上办案”,该院政治处主任李胜合更是喜笑颜开。他介绍说,执法办案信息化是检察机 关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和核心部分,为达成这一目标,全院比照上级要求,全面推广应用了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确保这一系统顺利上线、使用,成为执法办案的 “好助手”。在“网上办案”工作推进中,院党组要求所有履行检察业务办理、审批、管理职责的检察人员,都要使用该系统进行办案和业务管理工作;各类案件都 要通过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办理,案件的各个环节都要在网上操作、在网上全流程运行;各种案件信息都要及时、完整、准确录入。“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一年多来, 我院的反贪、反渎、批捕、起诉、民行案件上网运行达到100%,自侦案件办案周期平均缩短5天至8天,审查批捕案件平均缩短1.5天,公诉案件平均缩短8 天至10天;而且还杜绝了程序瑕疵、超时限办案、涉案赃物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在如今,全体干警都养成了上班开机、看信息、查文件、办案件的良好工作习 惯!” “两微一端”成为宣传新亮点 在微信、微博和手机客户端日益走红的当前,新媒体的蓬勃兴起, 使检察宣传工作面临着严峻考验。为此,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始终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舆论宣传的新特点、新规律,在提高检察宣传工作水平的同时,力求不断释放法 律监督正能量、及时传播检察宣传好声音,取得了显著成绩。 他们利用检察手机短信平台,精心打造检察宣传工作升级版。2012年4月28 日,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在全国基层检察机关率先开通检察手机短信平台,实现了检察资讯快速传递。该院利用检察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将检察工作中的创新成果、好 经验、新举措以及取得的成绩等及时发送给广大网民,在蒲城社会各界深受赞誉,县级10多个单位部门纷纷前来考察学习借鉴;利用检察手机短信平台深化检务公 开,及时宣传反映检察机关重要新闻和重大举措,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依托检察手机短信平台,每逢元旦、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通过群发廉政短信的形式,当 “婆婆嘴”,念“紧箍咒”,使廉政教育更加生活化、人性化;运用检察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将平安创建资讯发送给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主管领导、镇办领导 干部和村组(社区)干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检察机关,增进了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理性认识,公众满意度连年攀升,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无 声的数据,是最响亮的回音。据了解,该院检察手机短信平台运行3年多来,定期向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各界共2.3万移动手机用 户,发出各类检察短信930多期、100多万条,成为蒲城检察独具特色的宣传平台和沟通桥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之为“播放器”、“掌中宝”、 “警示台”;该院检察手机短信经验先后被高检、省院、市院多次转发推广,被全国众多知名媒体隆重报道推介。市检察院原党组书记、检察长刘伟发曾专门做出重 要批示,要求全市检察机关学习借鉴,蒲城检察短信平台已成为全国基层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的“靓丽名片”。今年4月24日,由光明网主办的“2014检法 系统新媒体应用评选”活动颁奖仪式暨研讨交流会上,检察长曹澄鸣《建立新媒体公众平台全力打造基层检察宣传工作升级版》的获奖感言,受到与会领导和法检系 统参会嘉宾的称赞。 利用检察门户网站,扩大检察宣传工作传播力,是该院“新媒体时代”宣传工作的又一大特色。今年元月,在高检院“正义 网”的技术支持下,该院新改版的融专业性、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检察门户网站全新上线运行,为检察宣传工作开辟了广阔平台。他们注重发挥网站“链接”作 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正义网、陕西检察网、渭南政法网、蒲城县人民政府网等相关权威网站和常用网站建立友情链接,以便于网民在浏览网站时转链其他网站,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纵横结合、广泛参与、反应迅速、整体推进的检察宣传网络。去年9月26日,该院官方微博“蒲城检察”正式上线运行,至今已发布 各类信息2300多条,阅读量已达600多万次。今年4月,该院又率先在全市检察系统开通“正义蒲城”公共微信号,至今已出刊28期,发布各类信息112 条,搭建起检察机关亲民便民的“连心桥”,一个蒲城检察战线的新媒体矩阵正在冉冉升起,深受广大网民和社会舆论的好评。 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没有动人心弦的故事,蒲城县人民检察院在争创“全国科技强检示范院”的道路上,凭借坚实的步伐、辛勤的探索,努力展现了蒲城检察的崭新风貌。他们的经历,再次生动印证出这样一条至理── 只要用心,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如此精彩! |
上一篇: 蒲城检察官入户调研助力精准扶贫